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膳食炎症指数(DII)来源于将饮食和炎症联系起来的文献,被开发用来量化饮食的整体炎症潜能。饮食在调节慢性炎症中起着核心作用,是重要的调节因子,如果饮食的炎症潜能很高,则能够激发免疫调节作用,引起慢性炎症。DII可用于评估和指导个人饮食计划。本研究收集国外相关文献,就DII与炎症之间的相关性予以综述,以期通过减少饮食中的炎性成分而对慢性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进行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脉期双源CT多个定量参数与胃腺癌病理分化程度及HER2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间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48例经胃镜活检(21例)或手术病理证实(27例)的胃腺癌及30例正常胃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7例HER2指标明确,通过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扫描获得静脉期双能量图像,利用syngo.via软件获得曲线斜率、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将患者分为胃腺癌与正常胃壁组,高、中、低分化胃腺癌组,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统计学方法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ROC曲线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01),两者无明显差异;胃腺癌与正常胃壁两组间能谱曲线斜率(1.35±0.24、2.19±0.71)及标准化碘浓度(0.31±0.079、0.54±0.15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19;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胃腺癌能谱曲线斜率值(3.07±0.67,2.63±0.57,2.01±0.39)组间及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胃腺癌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60±0.167,0.52±0.089,0.36±0.0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曲线斜率及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有助于对胃腺癌进行诊断并推测病理分化程度;双源CT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HER2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索拉非尼在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中的不良反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西京医院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mRCC患者63例,利用卡方检验分析肿瘤控制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16种不良反应,筛选出与患者PFS,OS相关的不良反应,将P<0.05变量纳入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63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3.2%),部分缓解16例(25.4%),疾病稳定37例(58.7%),疾病进展8例(12.7%)。中位PFS为12.0个月,中位OS为24.0个月。卡方检验结果示肿瘤控制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均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更好的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腹泻(OR 0.255,95%CI 0.130~0.500,P=0.000)和皮疹(OR 0.235,95%CI 0.114~0.482,P=0.000)。OS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腹泻(OR 0.454,95%CI 0.246~0.839,P=0.012),皮疹(OR 0.405,95%CI 0.211~0.776,P=0.006)和高血压(OR 0.373,95%CI 0.177~0.784,P=0.009)。结论:索拉非尼治疗mRCC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皮疹和腹泻是影响PFS的独立保护因素,皮疹,腹泻和高血压是影响OS的独立保护因素。这一结论仍需大量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26b参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侵袭的机制。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各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26b的表达水平;用miR-26b mimics、miR-26b inhibitors和Notch1-siRNA分别转染HCC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后HCC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不同处理后的HCC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中的miR-26b相对表达含量随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升高而依次下降;抑制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此时HCC细胞的侵袭性显著增强;相反,上调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HCC细胞侵袭性显著下降;miR-26b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调节HCC细胞侵袭性。结论:miR-26b通过负调控Notch1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能力,为HCC侵袭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miR-26b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chronic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CSOTF),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骨折影像学特点的分型体系,并对其可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368例具有完整影像资料的CSOFT患者,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及过屈过伸位X线片、CT和MRI。根据影像学上伤椎是否存在失稳、椎管是否合并狭窄和有无后凸畸形三个关键特征,将CSOTF分为I型(动态稳定型)、II型(动态不稳型)、III型(椎管狭窄型)、IV型(后凸畸形型),V型(混合型)。随机抽取40例患者,由10名医生按照上述分型体系对患者进行分型评估,并在初次评估1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评估,计算测量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与测量者内信度(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结果]在368例CSOTF患者中,I型最多,占55.71%;V型最少,占5.99%。对40例CSOTF患者的分型评估,测量者间可信度的总体κ值为0.834,表明CSOTF影像学分型一致性好;测量者内可信度的总体κ值为0.853,表明两轮评估的重复性好。[结论]本研究表明CSOFT影像学分型,分类简单,一致性与重复性好,有利于临床评估与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应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3年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DNMT3和TET2基因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血清IL-8、TNF-α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部分抗炎机制。方法选取3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为治疗组,另在本院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前、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血清IL-8、TNF-α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TLR2表达与血清IL-8、TNF-α浓度呈正相关(P<0.05)。治疗组干预前的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及血清IL-8、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后(P=0.000)。结论TLR2的表达及血清IL-8、TNF-α浓度与寻常型痤疮的发病相关。自血疗法可通过下调寻常型痤疮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减少血清IL-8、TNF-α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配戴不同时间软性接触镜( SCL)后对患者角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分别检查中低度近视SCL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戴镜1,3,5,8,10a以上的中央角膜和周边角膜的变化。
  结果:戴镜5 a后SCL组中央角膜基底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上皮层可见微小囊泡及类似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小滴,上皮下Langerhans细胞密度及神经纤维曲折度大于对照组( P<0.05)。 SCL组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基质层中白色点状物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SCL组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明显,但两组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 P>0.05)。 SCL组中央角膜上皮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SCL引起角膜组织的改变随戴镜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且这种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与腰椎退变患者经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后2年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腰椎骨折患者和30例腰椎退变患者分别设为骨折组和退变组。骨折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组给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并依据DR和改良Pfirrmann腰椎间盘突出MRI分级变化评估两组的ASD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2年,骨折组的ASD发生率低于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变患者内固定手术后对ASD影响大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